SHOWROOM SCIENCE

行业动态

铁血边墙!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正式开馆

205.jpg

近日,备受瞩目的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正式开馆,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博物馆,将为公众揭开明长城“宽甸六堡”的神秘面纱。作为全国首个以明代辽东长城戍堡体系为主题的专题馆,该馆以宽甸六堡(新甸堡、长甸堡、永甸堡、大甸堡、坦甸堡、苏甸堡)为核心,通过沉浸式展陈与数字化复原,重现了明代辽东边墙的军事防御体系与戍边生活。

207.jpg

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坐落于宽甸满族自治县,其建设意义非凡。它不仅是对宽甸城堡遗址和出土文物的妥善保护与集中展示,更是系统介绍宽甸县长城文化的重要窗口。博物馆占地面积5911.17㎡,建筑面积达4778.29㎡,主体馆舍共四层,为框架结构。

206.jpg

208.jpg

走进博物馆,一层是游客集散中心与临时展厅,贴心设置了母婴室、医务室、寄存处以及文创展示区等,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。二层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丹东段集中展示区,借助数字化和场景还原等前沿展陈手段,生动呈现丹东段明长城的雄伟风貌。游客仿佛穿越时空,亲身感受当年长城的磅礴气势。三层为基本陈列展厅,展览内容精心分为辽为首疆、宽奠六堡和长城精神三大部分,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、详实的史料记载,深入讲述“宽甸六堡”的修筑背景、建筑材料及工艺等知识,让观众全面了解这段历史。四层则设有库房、报告厅和办公区。

210.jpg

211.jpg

值得一提的是,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上亮点频出。在展馆北侧约2000米处,有一处明代烽火台遗址。博物馆巧妙利用这一地理位置优势,将遗址、数字化技术与复原场景有机融合。在玻璃上安装数字屏幕,模拟烽火台点燃烟火的场景,直观展现明代烽传系统的工作机制。观众还能登上展厅内的模拟烽火台,眺望场馆外真实的烽火台遗址,这种虚实结合的体验令人印象深刻。此外,“可变沙盘”这一创新展品,通过程序控制柱状体升降,动态展示长城选线择址策略、战场态势变化、冲蚀沙埋过程,让观众直观领略长城选址的智慧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。

209.jpg

212.jpg

宽甸六堡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军事史殿堂,更是一部镌刻在辽东山水间的立体史诗。当游客抚过复制的城墙砖石,或于VR中眺望六百年前的边关月色时,那些曾被风沙掩埋的戍卒身影、金戈铁马的岁月回响,终在此刻重获新生。

213.jpg